站内搜索
关键词
范围
蔡和森:
“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”



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,并率先垂范,为革命呕心沥血,英勇奋斗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。他像漫漫黑暗中的夜明珠,以自己的智慧、行动,照亮积难深重雾海茫茫的旧中国的星空,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。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———蔡和森。

蔡和森,字润寰,1895年出生于上海,湖南双峰人。13岁时,蔡和森入永丰蔡广祥辣酱店当学徒。1913年,蔡和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,后与毛泽东成为同学,两人志同道合,开始了“恰同学少年”的新生活。在当时湖南先进的青年中就盛称“毛蔡”,并奉之为表率:“和森是理论家,润芝是实践家。”杨昌济老师更是称赞毛泽东、蔡和森:“二子海内人才,前程远大,君不言救国则已,救国必先重二子。”

在毛泽东、蔡和森周围,团结和凝聚了一批有志于改造社会的进步青年。他们相互激励,热情探索革命真理。经过充分酝酿和讨论,大家达成了共识,就是要“集合同志,创造新环境”,建立一个更严密的组织。1918年4月,蔡和森和毛泽东等人组织新民学会,后创办《湘江评论》。

为了解欧洲和俄国革命的真实情况,探寻中国革命的道路,1919年12月25日,蔡和森远赴法国勤工俭学。在法国,蔡和森“猛看猛译”上百种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。蔡和森认为,要救国救民,就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,就必须建立一个革命政党。他两次致信毛泽东,一次致函陈独秀。在这些信函中,他第一次提出“明目张 胆 正式 成 立 一个 中 国共 产党”,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建党理论和建党原则。毛泽东复信中说:“见地极当,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。”

留法期间,蔡和森在勤工俭学的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,将一批先进分子引向崇尚马克思主义的方向;三次领导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革命斗争,成为杰出的学生运动领袖;与周恩来、赵世炎等同志一起筹组中国共产党旅欧早期组织,是“法国支部的创始人”之一。

1921年12月,回国不久的蔡和森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留在中央机关从事理论宣传工作。1922年7月,蔡和森在党的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,负责党的宣传工作。9月,主编党中央机关报《向导》周报,他既是主编又是主要撰稿人。

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,蔡和森在其间展现出卓越的领导群众斗争的才能,并在斗争中成长为杰出的群众领袖。

1931年6月,因叛徒出卖,蔡和森被捕。在敌人的迫害下,他的生命定格在36岁。

蔡和森作为党的二届至六届的中央委员,五届、六届的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常委,是党的早期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。毛泽东说:“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,和森同志都做到了。”周恩来也说:“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。”

“蔡和森的建党理论和建党活动,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。”娄底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荐国说,“蔡和森的心灵深处,体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。娄底对蔡和森纪念馆展陈内容进行丰富拓展,把它打造成‘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’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。”

(本文来源《人民日报》,记者谢樱)

郑航学子说

蓝天书院学子刘哲表示,美好的生活到底需要付出什么代价?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,是踌躇壮志,是流血牺牲,是居安思危。在黑暗中探寻道路是十分困难的,革命先辈蔡和森为此呕心沥血,他赴法留学,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精华,渴求建立新的革命政党以改变当时的中国。终于,1921年,一批有志青年相聚,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,立志拯救百姓于水火。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革命的道路上。为了共同的理想———让百姓有美好生活,他们同反动派斗争,同侵华势力勇猛作战,不惧流血,他们的事迹无上光荣。如今,革命的火炬传递到我们的手上,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的牺牲与努力,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,练就过硬本领,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
信息管理学院学子杨伊能表示,在历史的危难时刻,为了探寻中国革命的道路,蔡和森先生不惜万里远赴法国勤工俭学,提出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,站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最前沿,献身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,最终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6岁。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,应该铭记蔡和森先生为中国革命而鞠躬尽瘁的一生,发扬革命先辈为追求信仰不惜献出生命的伟大精神,传承好红色基因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文法学院学子徐玉婷表示,蔡和森,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革命者!他是共产主义的战士,在那个灰暗的年代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,点燃思想的明灯。他曾高喊:“吾人之穷极目的,惟在冲决世界之层层网罗,造出自由之人格,自由之地位,自由之事功。”他也是如此做的,为实现“匡时救民”的夙愿,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沿,并为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献出了生命。每每想起他说的豪言壮语,我胸中便好像燃起烈火,为之慷慨。

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京ICP备12019430号-7
本期已有3346次访问,全刊已有1785439次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