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搜索
关键词
范围
搏击浪花里勇闯挑战杯——访“挑战杯”国赛三等奖获得者创新实验室团队
作者:本报记者 薛前 彭聪聪 周笑言
  11月15-18日,在第十五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,我校作品《新型多功能盒式连翼水上无人机》(正式命名“海鸥Ⅰ号”、“海鸥Ⅱ号”)在314所高校的755件作品脱颖而出通过终审,并在决赛荣获国家级三等奖,实现了我校挑战杯自2009年以来晋级国赛新突破。其团队成员有任浩然、郭乐、石金祥、秦国平、张淦、张曼六人,任浩然为该项目负责人,指导老师为刘战合。
  “记得在国赛开幕式的时候,所有参赛高校的校旗被志愿者挥舞在舞台上。”郭乐在回忆参赛时的场景时兴奋地说,“我们作为郑航唯一的一组代表参与国赛,在众多高校校旗中用力挥舞着属于自己的校旗,是那样的自豪与骄傲!”

赤子真心追梦人

    2016年6月,当刘战合提出是否能针对南方洪涝灾害的急救物资投放、灾情预测问题设计一款水上无人机的时候,任浩然和郭乐读大二,石金祥刚上大一。

  “说实话那时专业知识都很薄弱,对于老师的这个想法,我们既感到兴奋想去挑战又担心自己完成不了。但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,我们决定接受挑战。”石金祥说。
  实验室团队有了“水上无人机”的创作灵感之后,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计划实施当中。至于如何实施,是采取以前的常规布局,还是突破采用几乎没有任何可参考数据的连翼布局加船身式设计?“我们为此争执不下,最后任浩然一句‘实验室为什么叫创新实验室,如果我们为了逃避困难选择成熟的技术,到头来我们能有多大的改变?’一语惊醒梦中人,于是我们选择了挑战。”石金祥回忆说。“水上无人机目前有的资料很少,出现问题时,很多都要我们自己实践总结。”指导老师刘战合说,“本以为,在水面上无人机无法借助陆地摩擦力而制动起飞,可能拉大水上起飞距离,但是事实却与之相反。我们为了验证这一点,下了很大的功夫。”
  创新实验室是他们创梦、筑梦的地方。为了更好地制造出纯手工制作的水上无人机,他们利用空余时间在实验室里自学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。团队没法让时间倒流拯救无人机,但他们愿意用勤奋不断地去完善这份设计。“我们期待将自己脑海里的创造性想法用一个作品表现出来。”实验室的团队目标是清晰的,他们想到了,行动了,也做到了。

雄关漫道竞赛路

    在“海鸥Ⅰ号”和“海鸥Ⅱ号”之前,实验室还研制了两架验证机(以下简称“验Ⅰ”和“验Ⅱ”),它们的功劳也不可小觑。

  “万事开头难,试飞是关键。”第一架验证机刚在陆地上试飞时就出现了问题。“由于计算失误,飞机的重心发生偏移,影响到了飞机的稳定性。虽然后来我们想到很多方法进行补救,但最终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。”张淦遗憾地说。
  “吸取了‘验Ⅰ’的教训,我们在保证它结构强度的同时,更换材料,从而降低飞机重量。但是令我们没想到的是,‘验Ⅱ’在进行水上试飞时,本以为防水的蒙皮机身竟然被水浪冲开,再次失败!”秦国平说起这次试飞,仍很郁闷。
  实验室团队想到了学长提到的玻璃钢工艺,结合其他材料,解决了进水的问题。为了在比赛中更好的展示我们的作品,他们连夜通宵赶制了第三架,命名“海鸥Ⅰ号”参赛。“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,取得了“挑战杯”校赛特等奖,之后又在省赛中拿了特等奖。”秦国平脸上洋溢着笑容说。
  赛后,实验室团队吸取比赛经验和参考专家评委的意见,在“海鸥Ⅰ号”的基础上,加班加点研制出他们的“巨作”——“海鸥Ⅱ号”。说是“巨作”一点也不夸张,“海鸥Ⅱ号”机身长度2.3米,翼展2.4米。是整个实验室自2011年成立以来,研制出的最大的一架飞机。
  由于无人机体积过大,“海鸥Ⅰ号”在参赛前一天的物流运输中,机头和垂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。创新实验室团队用最快的速度在当地买来所需材料,连夜投入到飞行器维修当中。凌晨4点的上海,整个团队都未合眼,在酒店不大的空间里铺满各类工具,护佑着“海鸥Ⅰ号”再次起航。
  “我亲眼目睹了他们修无人机和比赛的整个过程。”校团委创新实践部部长徐亚辉说,“他们很好的诠释了挑战杯的精神,脚踏实地、埋头苦干,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和卓越的动手能力。”

壮志凌云在我心

    “大学四年,处的最好的朋友就是我们这一帮实验室成员了。我们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话题,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,一起做无人机,感觉大学四年值了。”任浩然说。

  有的时候也许就是这样,千难万险中得来的东西最珍贵,患难与共中结下的友谊最长久。
  “挑战杯被称之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中的奥林匹克。这次比赛能获得全国挑战杯三等奖,虽然不是冠军,但对他们来说也是极不容易的。”刘战合说,“水上无人机的制作过程历时一年半,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,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团队协作上,他们都成长了许多。”
  仅2017年一年,“海鸥Ⅰ号”取得了7项荣誉,但实验室团队并没有沉浸喜悦之中,而是继续迎接新的挑战,在“海鸥Ⅰ号”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,做好“海鸥Ⅱ号”。
  “我们利用暑假期间,留校研制,早起晚归是常事,在实验室还熬过几个通宵。开学后除了上课,大家也是一直待在实验室。”张曼眼里闪烁着泪光激动地说,“经过5个月的不停奋战,‘海鸥Ⅱ号’终于在上街机场完成了陆地试飞,在龙子湖完成了水上试飞。当它在水面上飞起来的那一刻,我们兴奋极了,紧紧拥抱在一起,这次,终于成功了!”
  “刘战合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新想法,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创新价值。他见多识广,及时纠正我们的方向。”石金祥说,“在水上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如抗涝救灾、水污染采样等,老师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,有了这些新的想法,也就有了无人机新的研究方向。”
  “机器的运行性能、美观效果及成本的进一步降低,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”郭乐说。大赛的获奖并不是团队科创的终点,为了自己的梦想,实验室的成员再次将飞行器创新制作列为核心项目。

  承载着梦想的“海鸥Ⅰ号”、“海鸥Ⅱ号”如在蓝天下自由搏击浪花的海鸥,迎着朝阳,逗着鱼跃。创新实验室团队在科技创新的路上不断追求、不断挑战,展示了郑航人在飞行器科创道路上不断前行。

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京ICP备12019430号-7
本期已有4359次访问,全刊已有1780184次访问